2013年春运大幕还未拉开,火车“站票”降价的呼声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。针对现行火车票定价“站”“坐”不分的现状,有网民发帖呼吁火车“站票”应该半价,短短3日内引发逾15万网民转载。网络调查显示,近八成网民支持这一倡议,超过九成受访者认为“站票”价格应该低于座票。 呼吁“站票”半价的理由非常简单:火车上是站是坐,乘客舒适程度和享受到的软硬件服务显然不同。既然服务质量有差异,票价一致显然有失公平。微博“提案”发起人认为,无座旅客以农民工居多,铁路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理应给予特定群体相应照顾。拒绝“站票”半价的人则从“市场需求”“运输安全”及“可操作性”等方面发出反对的声音。 春运前夕,新华社记者走进K814和K68列车硬座车厢,记录站票旅客的旅程,了解他们的故事,倾听他们的声音。定格的一瞬间,记录的也许是一些人已经常态化的生活状态。他们的际遇,以及持续一时的网络热门讨论,是否能最终推动“习以为常”规则的改变?得到答案至少仍需假以时日。 新华社发 站票旅客<br />
1月19日,在K68次福州—青岛的火车车厢里,高峰期有40多位站着的乘客。当记者询问“站票”是否应该降价时,旅客普遍认为应该降,“谁都想坐着、睡着回家,选择‘站票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,同价却不同服务,不仅身体难受,心里也会不舒服”,也有旅客觉得,“如果降价只是‘如果’的事情,不提上日程,不落实,那就没啥意思咯”。(新华/张端)

站票旅客
1月19日,在K68次福州—青岛的火车车厢里,高峰期有40多位站着的乘客。当记者询问“站票”是否应该降价时,旅客普遍认为应该降,“谁都想坐着、睡着回家,选择‘站票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,同价却不同服务,不仅身体难受,心里也会不舒服”,也有旅客觉得,“如果降价只是‘如果’的事情,不提上日程,不落实,那就没啥意思咯”。(新华/张端)

涂勋培<br />
1月17日,在肇庆至重庆的K814次列车上,涂勋培抱着女儿在洗手池边睡着了,他们一家将乘坐约30个小时的火车达到重庆。由于只买到“站票”,一家人只能在车厢的角落里歇脚,与洗手池和垃圾箱为伴。(新华/陈晔华)

涂勋培
1月17日,在肇庆至重庆的K814次列车上,涂勋培抱着女儿在洗手池边睡着了,他们一家将乘坐约30个小时的火车达到重庆。由于只买到“站票”,一家人只能在车厢的角落里歇脚,与洗手池和垃圾箱为伴。(新华/陈晔华)

黄梅与李思翼<br />
1月17日,在肇庆至重庆的K814次列车上,5岁半的李思翼(左)为妈妈跳舞解闷。来自四川广安的黄梅在佛山一家地砖厂工作,她带着女儿从佛山上车,将乘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达到重庆,然后还需坐两三个小时的汽车回家。由于买的是站票,母女俩在车厢连接处歇脚。(新华/陈晔华)<br />

黄梅与李思翼
1月17日,在肇庆至重庆的K814次列车上,5岁半的李思翼(左)为妈妈跳舞解闷。来自四川广安的黄梅在佛山一家地砖厂工作,她带着女儿从佛山上车,将乘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达到重庆,然后还需坐两三个小时的汽车回家。由于买的是站票,母女俩在车厢连接处歇脚。(新华/陈晔华)

吴振林<br />
上图:吴振林(中)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站票;下图:吴振林下了火车还要搭乘大巴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家(拼版照片,摄于1月19日)。吴振林是安徽阜阳的一位普通农民,家里有两个孩子正在读高中,需要用钱,他只身一人在福州从事修建高速公路的工作,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。不识字的吴振林不会网上订票,也不懂电话订票,这次回家的站票还是他托朋友买的,票价173.5元,从福州到老家阜阳他足足站了28个小时。吴振林说,能买着座票当然最好,实在买不着站着回家也成,咱农民能吃苦,“就快能见到老婆、孩子了,我高兴”。(新华/张端)

吴振林
上图:吴振林(中)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站票;下图:吴振林下了火车还要搭乘大巴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家(拼版照片,摄于1月19日)。吴振林是安徽阜阳的一位普通农民,家里有两个孩子正在读高中,需要用钱,他只身一人在福州从事修建高速公路的工作,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。不识字的吴振林不会网上订票,也不懂电话订票,这次回家的站票还是他托朋友买的,票价173.5元,从福州到老家阜阳他足足站了28个小时。吴振林说,能买着座票当然最好,实在买不着站着回家也成,咱农民能吃苦,“就快能见到老婆、孩子了,我高兴”。(新华/张端)

蒲大刚<br />
1月17日,在肇庆至重庆的K814次列车上,在广州市海珠区某建筑工地务工的蒲大刚(上)和老乡挤在车厢的一个角落。他从广州火车站上车,将乘坐这趟列车经约30个小时到达终点站重庆,然后转乘火车2小时到四川达州,再转乘汽车5小时到达家乡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喜神乡玛瑙村。虽然蒲大刚买的是“站票”,只能在车厢的一个角落里坐着歇会儿,但他觉得,能买到车票回家过年就已经很好了。(新华/陈晔华)

蒲大刚
1月17日,在肇庆至重庆的K814次列车上,在广州市海珠区某建筑工地务工的蒲大刚(上)和老乡挤在车厢的一个角落。他从广州火车站上车,将乘坐这趟列车经约30个小时到达终点站重庆,然后转乘火车2小时到四川达州,再转乘汽车5小时到达家乡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喜神乡玛瑙村。虽然蒲大刚买的是“站票”,只能在车厢的一个角落里坐着歇会儿,但他觉得,能买到车票回家过年就已经很好了。(新华/陈晔华)

打瞌睡<br />
1月19日,买站票的旅客在K68次福州—青岛的火车过道里打瞌睡。(新华/张端)

打瞌睡
1月19日,买站票的旅客在K68次福州—青岛的火车过道里打瞌睡。(新华/张端)

黄婷婷<br />
1月19日,黄婷婷(中)站在K68次福州—青岛的火车过道里。黄婷婷来自安徽淮南,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习法律,一年要坐六次火车。当记者问到“站着回家辛不辛苦”时,黄婷婷说,反正从合肥坐火车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,忍一忍就过去了。(新华/张端)

黄婷婷
1月19日,黄婷婷(中)站在K68次福州—青岛的火车过道里。黄婷婷来自安徽淮南,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习法律,一年要坐六次火车。当记者问到“站着回家辛不辛苦”时,黄婷婷说,反正从合肥坐火车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,忍一忍就过去了。(新华/张端)

隋斌<br />
1月19日,隋斌(左二)和几位同样购买“站票”的大学生站在火车过道里。隋斌是山东烟台人,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,准备在放假期间去青岛看望姐姐,从合肥到青岛他要站16小时22分钟。谈到购票经历,隋斌说:“我提前一个星期在网上订票,发现只剩一张软卧和一张“站票”,当时果断买了“站票”,呵呵,长这么大还没坐过软卧,票价太贵,消费不起啊!还记得第一次站着回家,下火车时腿都软了!你看看有座的人,面前还有张小桌子,也没人挤你,那感觉就是不一样。”也许是有过多次“站”斗经验,隋斌表示现在的他“站”无压力。(新华/张端)

隋斌
1月19日,隋斌(左二)和几位同样购买“站票”的大学生站在火车过道里。隋斌是山东烟台人,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,准备在放假期间去青岛看望姐姐,从合肥到青岛他要站16小时22分钟。谈到购票经历,隋斌说:“我提前一个星期在网上订票,发现只剩一张软卧和一张“站票”,当时果断买了“站票”,呵呵,长这么大还没坐过软卧,票价太贵,消费不起啊!还记得第一次站着回家,下火车时腿都软了!你看看有座的人,面前还有张小桌子,也没人挤你,那感觉就是不一样。”也许是有过多次“站”斗经验,隋斌表示现在的他“站”无压力。(新华/张端)

歇脚处<br />
1月17日,在肇庆至重庆的K814次列车上,几位买站票的乘客在车厢连接处歇脚。(新华/陈晔华)

歇脚处
1月17日,在肇庆至重庆的K814次列车上,几位买站票的乘客在车厢连接处歇脚。(新华/陈晔华)